佛教弘誓學院
九十二學年度
專修部三年級課程簡介 →回課程表
課 程 名 稱 |
中國佛教史 |
科 目 編 號 |
L2 |
學分數 |
4 |
教 師 |
見重法師 |
||||
教 學 目 標 |
建立佛教史觀,瞭解佛教與時代的相互關係,以激發護法為教的使命感。 |
||||
課 程
概 要 |
中國將發源於印度的佛教,以自己的文化語言傳譯過來,接納移植成為中國的佛教,並以此為根基,發展成長為東亞佛教的母體。 本課程的開設,在於輔助學習者能夠把握中國佛教史的全貌。因此,以時代區分為基準,將中國佛教歷史的開展和演變,依次加以演述。並針對歷朝的社會背景、文化基礎、政治制度,以及與佛教的相互關涉作介紹;貫通縱橫面的分析以掌握佛教是如何適應中國社會,如何紮根為中國佛教的諸般問題。回顧過去,前瞻末來,俾益學人,為廿一世紀的中國佛教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。 |
||||
必 備 教 材 |
課堂決定 |
||||
參 考
書 目 |
1. 陳援庵撰,《中國佛教史籍概論》,台北:新文豐,民72,初版。 2. 印順導師著,《中國佛教論集》,台北:正聞,民81,修訂一版。 3. 野上俊靜等著,釋聖嚴譯,《中國佛教史概說》,台北:台灣商務,民84年7月,二版。 4. 郭彭著,《中國佛教史》,台北:文津,民82年7月,初版。 5. 宇井伯壽著,李世傑譯,《中國佛教史》台北:協志,民66年,再版。 6. 鎌田茂雄著,關世謙譯,《中國佛教史》台北:新文豐,民80年,一版。 7. 鎌田茂雄著,關世謙譯,《中國佛教通史》,卷一至卷四,高雄:佛光,民74、75、82年,初版。 8. 中村元等著,余萬居譯,《中國佛教發展史》(上、中、下),台北:天華,民73年出版。 9. 湯鍚予撰,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,台北:鼎文,民74年,三版。 10.湯用彤著,《隋唐佛教史稿》,台北:木鐸,民71年。 11.梁超著,《中國佛教研究史》,台北:新文豐,民73年,出版。 餘隨堂補充 |
||||
暑 假
預習進度 |
1. 短文一篇,300〜500字。題目:讀中國佛教史與我的關係。第一次上課時繳交。(◎若手寫,請用有格子的正式稿紙。◎若輸入電腦,字體大小約0.5cm正方。) 2. 預讀陳援庵著,《中國佛教史籍概論》,台北:新文豐。 3. 預讀中村元等著,余萬居譯,〈台灣的佛教〉,《中國佛教發展史》(中),頁1023〜1093,台北:天華。 p.s.第一次上課時,需運用上述資料,請攜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