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弘誓學院
九十二學年度
專修部三年級課程簡介 →回課程表
課 程 名 稱 |
佛教倫理學 |
科 目 編 號 |
L4 |
學分數 |
4 |
課 程 內 容 |
1.倫理學通論(包括定義、內容、生活倫理與專業倫理)。 2.佛教倫理學(基礎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)。 3.比較基督宗教倫理學、儒家倫理學、道家與道教倫理學。 |
||||
教 師 |
昭慧法師 |
||||
教 學 目 標 |
1.理解佛教倫理學之內在理路。 2.理解佛教倫理學與戒律規範之間的關係。 3.例舉應用倫理學議題,理解佛教立場應有之看法。 |
||||
課 程
概 要 |
1.導論:為什麼要上這門課? 2.佛教基本原理--緣起。 3.佛教倫理之根本精神--護生。 4.因果律與護生觀之矛盾與統合。 5.護生之三大原理。 6.佛教倫理之實踐主體。 7.佛教倫理實踐之三種層次--人天乘法、聲聞乘法、菩薩乘法。 8.應用倫理學議題舉隅--如:環保、動物保護、生態保育、安樂死、墮胎、基因工程、器官移植。 |
||||
必 備 教 材 |
1.釋昭慧,《佛教倫理學》,台北:法界出版社 2.釋昭慧: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,台北:法界出版社 |
||||
參 考
書 目 |
倫理學課程參考書目(研究部備用,專修部免) James Rachels,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(second edition,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1993) Edited by Earl R. Winkler and Ferrold R. Coombs, Applied Ethics : a Reader(Cambridge , Massachusetts first published 1993) Harry J. Gensler著,周伯恆譯:《倫理學入門》,臺北:韋伯,1999。 林火旺:《倫理學》,臺北:五南,2000。 黃慶明譯:《倫理學》,臺北:有志圖書,1999。 黃慶明:《倫理學講義》,臺北:洪葉,2000。 鄔昆如:《倫理學》,臺北:五南出版社 02-2705-5066 應用倫理學通訊 桃園: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(可上網查看過期刊物相關議題) |
||||
暑 假 預習進度 |
《佛教倫理學》第一、二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