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弘誓學院
九十二學年度
研究部課程簡介 →回課程表
課 程 名 稱 |
中觀論典 |
科 目 編 號 |
B4 |
學分數 |
4 |
選別 |
選修 |
課 程 內 容 |
大智度論專題講座 |
||||||
教 師 |
游祥洲 |
||||||
教 學 目 標 |
1.如實理解「三乘共貫」的經典依據與理論基礎。 2.彰顯從阿含、般若到中觀一脈相承的空正見。 3.建構佛教詮釋學的方法論基礎。 |
||||||
課 程
概 要 |
1.般若學「經論相資」的精神傳承。 2.「四悉檀」與佛教詮釋學的方法論。 3.「六度相攝」的結構性蘊涵。 4.「三十七道品」與「三乘共貫」的詮釋學範例。 5.「三三昧」與「學空不證」。 6.「十八空」的理事無礙義。 7.「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」的二諦圓融義。 8.如、法性、實際義。 |
||||||
必 備 教 材 |
『大智度論』 |
||||||
暑 假
預習進度 |
請選課同學,預先將游老師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所講之『大智度論導讀102講』之錄音帶,至少聽過一遍。佛陀教育基金會聯絡電話(02)2395-1198。佛陀教育基金會除提供錄音帶之外,尚提供MP3光碟片。同學們也可以直接從網路點播或下載音效檔。
使用MP3光碟片時,請注意選購適當之MP3播放機。詳請參考: |